为了更方便折腾电子折腾 PCB,之前买过一个 9 块 9 包邮的小 “显微镜”。便宜归便宜,但是并不好用,物距太小了,要想对焦清楚,镜头就必须贴着物体。搞瓷器珠宝什么的,问题不大;但是搞电子,板子上经常有高低不一的元器件,很多时候并没有位置可以让你把镜头贴在被摄器件上。
所以搞电子的朋友,还是避开这种显微镜吧。不是不好,是不适合咱们。
一个偶然,在 B 站收到了一个视频推荐,是一个 UP 主自己买的分立器件搭的数码显微镜,姑且可以算作 DIY 吧。500 元,就可以有一个相当高的放大倍数与不错的成像质量,同时有很大的物距,看的我心痒痒,于是决定自己也动手搞一个。视频链接:500 元 diy 最强 2k 数码显微镜,秒杀数千元的工业相机? pcb 最强检视工具,带你探索微观世界!
但是视频博主并没有太详细地介绍购买和器件地挑选。通过搜索,发现张大妈里有值友发了一篇更详细的文章,主要介绍的就是方案的选型,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了:教你 500 元攒 600X 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,全文备份存档:教你 500 元攒 600X 连续变倍数码显微镜_显微镜_什么值得买.pdf。原文已经很详细了,所以只简单记录原文不存在的内容。
模组(110 元)
模组上有 CMOS,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器件;成像传感器太差,则会导致比如高光溢出等明细的画质问题,B 站视频中的廉价显微镜就是成像器件太垃圾。所以模组要尽量挑选有好一点的传感器的模组。
像素,我认为差距不大,特别是在放大倍数足够的情况下;200 万的足够使用了。有时镜头的分辨率都可能跟不上传感器的分辨率。不过有一点,像素低的往往也是更低端的传感器,可能会导致除了像素以外别的性能同样变差,那就得不偿失了——毕竟 500 万的与 200 万的也就差了 30 块钱。
接口,上面两个材料用的都是监控摄像头的模组,监控的使用场景决定了基本都是网络传输,而且还都是有线,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不方便,毕竟我们使用显微镜的地方并不一定都能方便接线到路由器。有没有其他接口?当然有,而且其他配件几乎都是通用的,有 USB 接口以摄像头形式连接 PC 的,还有直接 VGA/HDMI 接口连接显示器的。但是其他接口都不是做监控摄像头使用的,与监控相比用量就少很多了,所以价格基本至少要翻番。个人认为为了这点便利性,成本上升过多了,不划算。
品牌,做监控的品牌有海康、大华、雄迈等。雄迈有几款采用索尼传感器的模组,价格也合适,所以我也是购买的雄迈的。品牌差异对我们来说不大,模组只要能看到画面就足够了,不同品牌差异化的监控云服务啊,图像识别之类的功能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。
购买模组时最好挑选能提供相关资料的商家,至少要能提供接口接线的定义。这种都是厂商自己定义的,网上基本没有资料。
写文时是 2022 年,模组厂雄迈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有很多参数基本相同但是型号又不同的模组在售卖。后面我才明白,是因为 “缺芯”,搞出了一大堆不同的模组,主控有国科微的有海康的有海思的有他们自研的,传感器清一色都是 IMX335,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。你去买,很可能没有库存,卖家会告诉你哪款有货,一般只要传感器不变就问题不大,主控他是哪家有货就生产哪个型号,对我们基本没有区别。
外壳(30 元)
镜头接口有其规定的法兰距,也就是到传感器平面的距离,这个距离是由外壳把握的。一般说的 C/CS 口是 C 口和 CS 口两个标准,但两种接口的直径等都相同,唯一不同的是法兰距。镜头一般按照 C 口来设计,外壳一般是 CS 口,这样镜头和外壳都可以提供最大的兼容性,因为短了可以延长,长了总不能锯短。所以购买时要注意接口问题。
镜头 |
外壳 |
安装方法 |
C |
C |
直接安装 |
CS |
CS |
直接安装 |
C |
CS |
需要多购买一个 C/CS 转接环,用于延长光路 |
CS |
C |
无法匹配 |
模组一般是一个光电路板发货,不带其他任何配件的,包括连接的线材。所以我们还需要购买尾线,尾线一般是与外壳配套的,一端连接到电路板,一端提供标准的接口供我们使用。一般都是监控用的,所以一般都是 RJ45 接口。
因为不同的模组,接口定义的顺序不一定相同,所以尾线一般是裸端子发货,我们自己根据模组的接口定义,插进胶壳的不同位置,组装成下图这样的成品线缆再插在模组上。
注意网络模组的尾线中,网线要尽量保持双绞,以保证信号完整性。双绞线的花色线一般是差分信号的正,单色线一般是负;因为有自动翻转功能,RX 和 TX 应该接反了也没有关系,我接的时候是绿色的那对做 RX,使用正常,供参考。
外壳推荐一个淘宝卖家:祺云光电。十几块的外壳是金属的,所需要的配件(螺丝、六角扳手)都有准备好,包装的也很仔细。
支架(120 元)
支架就搜 50mm 显微镜支架,机械玩意没什么讲究,哪家便宜买哪家。
补光灯(40 元)
搜显微镜补光灯,直径 50mm 能用就没问题,只要是 LED 的,哪家便宜买哪家。
镜头(200 元)
除去模组,镜头也是非常关键的配件。镜头的挑选要跟着相机接口来。我们要用到的相机接口是 C/CS 接口,与之匹配的叫 “10A 显微镜镜头”。这种镜头一般直径是 50mm,由目镜和物镜组成。
物镜只有一个型号,一般都是 0.7X-4.5X 连续可调的。目镜一般有几个不同的倍数可供选择,比如 0.3X、0.5X、1X、2X,有小幅价差。最终的总光学倍数是物镜*目镜倍数。这里看着不大,但在 CMOS 将图像传回屏幕后,实际显示在屏幕后的等效放大倍数非常大。
写到这里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。相机传感器其实只有指甲盖不到那么大,很大的画面最终成像在传感器上,镜头实际上是在缩小。在做显微镜时,不到 1X 的光学倍率都够用了,那不接镜头是不是可以当作一个固定倍率的显微镜了?
目镜的倍率根据自己的用途来定。如果是为了放大电路板,0.5X 足够了,0.3X 都够用。我购买的是 1X 目镜,物镜转到最小(0.7X)时,视野也就只看的到那么几个 0402 阻容了,基本上都是只能顶着最小的倍数用了。
放两个 1X 目镜*0.7X 物镜下的样张:
说实话,成像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。不知道是模组水平太差,还是镜头太差,拍出来的画面总有种油乎乎的涂抹感(并不是板子的问题),并没有想象中那种清晰锐利。
另外这套装备没有想象中的好用。很多时候从正上面看没有深度信息,看不出是否有虚焊等焊接不良;侧过来看对焦又跑太远,支架也不够高,手端着会有抖动画面也不稳定。看丝印也麻烦,正上方看芯片丝印基本看不清,不是字太小而是丝印没有色差,与背景融为一体了。(上上图你能看到那只小螃蟹吗?)
网络模组使用技巧
雄迈的模组第一次使用的 IP 是固定的 192.168.1.10
,默认密码空。如果路由器网段是 192.168.1.0 那倒是没问题,否则连接可能不太方便。另外模组应该是不支持 DHCP 的,他虽然写了支持,我也打了勾,但是就没成功过。
接入局域网后,可以下载手机 App“XMEye”,使用 App 连接模组,也可以电脑上用 IE 直接访问 IP 地址(浏览器需要安装插件)。第一次使用时,需要把红外改成全彩模式,不然亮度低一点就会变黑白画面;还需要关闭云服务,否则只需要知道序列号就可以远程连接模组。
如果使用的地方不方便接网线,可以这么做:将模组的固定 IP 地址设置为未使用的网段的 IP,假设是 192.168.7.1;然后将电脑的有线网卡 IP 也设置成固定 IP,比如 192.168.7.2;这样用网线直连电脑和模组即可,不影响 Wifi 上网。